四季沐歌空气能CAS智慧控制系统,保障-53°C漠河酒店强劲供热
2025-08-01     出自  温度新媒

在漠河,泼水成冰,极寒是冬季的常态。对于传统供暖系统的人工操作与检修堪称“极限挑战”。


漠河艺龙酒店作为当地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酒店,涵盖客房、宴会厅、会议室等多元场景,使用传统的能源方案,其能源系统面临着极寒环境下的典型困境:设计适配性是一大难题,传统人工设计依赖经验估算,难以精准匹配漠河- 53℃的极端低温、6级以上寒风的气象特征,导致设备选型要么为“抗寒”过度投入,初始造价飙升;要么因制热量不足,出现室温达标率低的情况。


微信图片_20250801131404.jpg


另一大难题就是多能源耦合系统的复杂变量比如气候、负荷、能源供应等,让人工调控如同“盲人摸象”,设备故障率在极寒环境下是常温地区的几倍,传统人工检修从发现故障到排除平均需4小时,而每次停机就可能导致客房水管冻堵,引发连锁反应,因此设备损耗过快成为常态。


这些痛点的本质,是清洁能源产业长期停留在“硬件驱动”阶段的必然结果。四季沐歌为漠河艺龙酒店量身打造的CAS清洁能源耦合智能操作系统,正以“无人化、智能化、远程化”的核心能力,重新定义极寒环境下能源系统的运行逻辑。


微信图片_20250801131410.jpg


针对漠河的特殊气候,CAS系统的智慧设计模块展现出“数据驱动”的核心优势。依托四季沐歌16000+工程项目大数据,系统可实时调用漠河近30年的气象数据包括极端低温频次、风力等级、日照时长等,在寒潮来临前启动蓄能预案。 


在漠河艺龙酒店项目中,CAS系统很快就生成了“空气源热泵+电辅热+太阳能耦合”的最优方案:通过模拟- 53℃工况下的能源输出曲线,精准计算出热泵机组与电辅热的配比,既避免了纯热泵在超低温下的能效衰减,又比纯电供暖减少了初始投资。


微信图片_20250801131417.jpg


四季沐歌东北技术负责人隋工在现场演示系统界面时解释:“普通PLC只能开关设备,我们的CAS系统内置1000多条逻辑,能预判天气、算计电费、调度热源——相当于给供暖系统装了大脑!”


CAS智慧控制,让极寒下的“无人化”稳定运行。进入运行阶段,CAS的智慧控制模块彻底摆脱了对人工操作的依赖,成为极寒环境下的“隐形管家”。系统通过百余种核心算法如温度补偿、设备变频、智慧启停,实现系统自动响应环境变化。


例如当室外温度极低时,系统会优先启动电锅炉辅助制热,同时调整热泵压缩机的运行频率,避免结霜;当用户用能需求降低时,系统自动进入低频运行模式,减少能量浪费。


微信图片_20250801131422.jpg


不光是漠河艺龙酒店项目,在河北省南宫社区供暖改造项目中,采用CAS系统后,相比于纯空气源热泵,初始投资降30%,采暖费用下降17.01%,人力成本下降62.5%,管理费用下降48.46%,年节约标准煤637吨,年二氧化碳减排4027吨。


这种“无人值守+远程干预”的模式,使极寒环境下的运维成本极大降低。在运维环节,CAS系统通过“远程诊断+自动预警”机制,将极寒环境下的人工检修需求降至最低。


屏幕截图 2025-08-01 131519.jpg


漠河的电价峰谷相差较大,传统人工调度难以捕捉瞬息万变的能源机会窗口。CAS系统的“峰谷电优化算法”自动提升了蓄热功率,据数据显示,在2025年2月室外平均温度-34℃、最低-42.4℃情况下一直稳定供暖,110天的供暖周期日均电费达到0.152元/㎡,对比市政80元/㎡的供暖单价,四季沐歌智慧能源站每年供暖费可节省55%以上。从全生命周期来看,CAS系统为漠河艺龙酒店带来的不仅是当下的稳定运行,更有长期的成本优势。


在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天气频发的背景下,CAS系统为极寒地区的能源解决方案提供了范本,5分钟快速出方案,降低工程造价30%左右,误差控制在5%左右,它不仅是一套操作系统,更是将“人、设备、环境”有机连接的智慧中枢。


微信图片_20250801131439.jpg


当欧美方案仍在追求单机超低温性能时,CAS系统用“系统共生力”证明——真正的极寒适应,是让技术成为自然生态的有机延伸。在极寒环境下,用户需要的不是一台热泵,而是一套能自动适应环境变化、降低运维成本、保障能源安全的“智慧能源系统”,对于行业而言,这是一个从“产品竞争”到“系统竞争”的必然选择。


声明:本文为“温度新媒”及旗下媒体原创文章,如需转载请标明出处及链接,否则本网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。

文章来自专栏
温度新媒
聚焦 专业 创新 落地
相关文章